作者|珞珈山人
近期,抖音电商对其低价秒杀频道进行改版升级,将货品供给从原先的品牌全覆盖,转为高度聚焦于产业带的优质民生产品,并同步推出“产地直供·超级秒杀周”等专项IP。
这一举动,与拼多多持续加码的产业带扶持计划遥相呼应,清晰地揭示了两大流量巨头的共同战略选择:避开高消耗的需求侧补贴战,转而向产业带进行深度布局。
不同于美团和阿里在即时零售战场的厮杀,比起赢得一场短暂的订单量战役,这两家巨头选择了通过深度整合和改造供应链源头,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结构性的成本护城河,这场关乎效率与模式的“冷战”,同样值得注意。
重构与赋能:两大巨头的产业带玩法
6月24日至30日,抖音的“产地直供·超级秒杀周”首场主题活动“夏日清凉季”交出了亮眼的战绩:秒杀频道整体的日均流量环比增长131%,参与活动的产业带商品日均流量增幅高达190%。
抖音的产业带战略是其“消费互联网”思维的自然延伸,利用庞大的内容生态和先进的流量分发机制,为产业带商家提供触达消费者的能力。2022年,抖音将战略升级为“全域兴趣电商”,并于同年6月推出“产业成长计划”,目标是重点扶持“百强产业带”。
这些被抖音选中的产业带,共性都在于产品价值能够通过故事化、视觉化和人格化的内容呈现得到显著放大,其中有三类最为突出——以曹县汉服为代表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类产品,以三只小山羊为代表的高信任、高专业度产品,以及云南鲜花、五常大米等地方特色农产品。
至于最近抖音商城对其低价秒杀频道的改版升级,可以看作抖音在产业带布局上的进一步发力,秒杀频道从“品牌全覆盖”转向“聚焦产业带”,为源头厂商开辟出高效、高转化的专属销售通道。
相比之下,拼多多的产业带战略则根植于其“产业互联网”的基因,其核心理念并非简单的连接,而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制造业的生产与流通模式。
这一理念的雏形是其独创的“农地云拼”模式,即通过云端汇集地理上分散的消费者需求,形成大规模、可预测的订单,再将这些订单直接匹配给小规模、分散的农户,从而绕过所有中间分销环节,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直连,当这套模式被应用于制造业,便迭代升级为其标志性的C2M(消费者直连制造)战略。
相比起抖音,拼多多在选择产业带时更关注制造能力成熟、市场通路不畅、生产效率有巨大提升空间的集群,比如小家电等大批量标品、假睫毛等升级型日用品,又或者类似惠州女鞋这样寻求新渠道的传统产业。
显而易见,两家大平台都聚焦在白牌产品上,避开天猫和京东的锋芒,目标直指下沉市场。
白牌产品的优势就在于没有品牌溢价、多层分销成本和复杂的营销开销,能让平台建立价格竞争壁垒。至于稀缺的头部品牌资源,早已被天猫、京东等成熟平台瓜分,与其去参与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去扶持数以万计的白牌工厂,反而能建起庞大、独特且难以复制的商品池。
再者说,白牌们对平台有更高的依赖度,大平台可以掌控更大的控制权和议价能力。
白牌的困境:增长红利下的隐忧
看过往数据,抖音和拼多多的产业带布局都算得上成效显著。
根据《2024抖音电商产业带发展报告》,过去一年,抖音电商售出154亿单,来自全国产业带的商品,同比增长39%,其中有830个产业带的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拼多多的财报也显示,其GMV持续高速增长,产业带的“新质供给”是其重要驱动力。
尽管平台通过产业带战略获得了显著的增长,但其背后固有的缺陷也给商家、消费者乃至平台自身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从商家的角度看,平台虽然手握海量流量,但流量的分配权牢牢掌握在平台手中。白牌商品天然缺乏品牌信任背书,即便获得曝光,消费者从看到产品到最终下单的转化率也远低于品牌商品,可以说,信任的缺失是白牌商家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鸿沟。
另外,白牌商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低价,这本身就是把双刃剑。中国市场学会会长夏杰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电商平台利用规则和算法刻意引导和放大低端需求,过分追求低价和流量,长期来看,是不利于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24年的一份报告则指出,“我国产业带技术研发投入不够、产业带存在生态协同较弱、制造业和跨境电商都存在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平台的低价竞争策略,往往会加剧这些内生性的脆弱。
产业带本身能不能吞下平台带来的流量,也存在未知数。2025年4月,《电子商务评论》发布了一篇研究电商平台C2M玩法的论文,调研样本中高达32%的中小商家因设备智能化水平不足而在订单履约中遭遇困境,直接导致订单履约延迟率达到12%。
尤其农产品等非标品类中,季节性波动和物流中断等因素,使得供应链的稳定性面临巨大挑战。例如,在2022年第三季度,物流中断就导致生鲜类商品的差评率环比上升18%。
面对白牌们暴露出来的问题,抖音和拼多多正在通过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将这些风险从单个商家身上剥离,并由平台自身来集中管理和消化:
抖音为部分订单提供退货补贴,由平台来承担部分试错成本,以此鼓励消费者下单;拼多多为Temu推出全托管模式,从定价、营销到跨境物流和售后,所有复杂的商业环节全部由平台接管;拼多多的C2M数据和抖音的算法推荐,直接替商家解决“生产什么”和“卖给谁”的核心难题。
白牌战略为抖音和拼多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和市场份额,但无论是平台还是身处其中的商家都清楚,这并非长久之计。当竞争对手纷纷跟进产业带布局,当消费者对单纯低价的耐受度达到极限,电商竞争的终局,必然会回归到品牌建设这一永恒的主题上。
品牌化的长期主义:电商竞争的终局
品牌是信任的代名词,一个成功的品牌,能够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和购物风险,从而提高转化率。品牌不仅代表稳定的质量预期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更重要的是,品牌拥有溢价能力,能带领商家走出低价内卷的泥潭,获得健康的利润空间,从而投入更多资源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
另外,从平台角度看,基于供应链效率的优势并非牢不可破。正如京东也推出了针对白牌工厂的“百亿扶持计划”,效率优势迟早会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追平。然而,一个由众多优质、忠诚的品牌商家构成的生态系统,才是真正难以被复制的核心资产。
纵观全球,无论是国内的天猫、京东,还是海外的亚马逊,其长期维持行业领先地位的根基,无一不是庞大而优质的品牌商家生态。品牌不仅能吸引和留存高价值用户,更是平台信誉和品质的终极保证。
不难发现,抖音和拼多多都不约而同地从扶持白牌转向了孵化品牌。当然,它们的做法并非简单地招揽现有知名品牌,而是利用自身生态的独特性,将那些在白牌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质工厂,培育成“平台原生”的新品牌。
拼多多的品牌孵化,是其C2M模式的逻辑延伸。它扮演着一个“数据驱动的风险投资人”的角色。其模式是利用平台大数据精准洞察市场空白和消费需求,然后从其庞大的白牌工厂网络中,筛选出具备高潜力的“种子选手”,通过提供数据支持、研发建议和流量资源,帮助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代工厂,转型为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
比如山东平度的假睫毛产业,拼多多介入后,通过数据分析洞察到年轻消费者对“小恶魔”等特定款式睫毛的巨大需求,并将其直连给当地工厂,推动当地商家数量从几百家激增至近4000家,并从这片代工的土壤中孵化出如“睫天使”、“梦鹿”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认知度的新锐品牌。
如果说拼多多孵化品牌靠的是“数据”,那么抖音靠的就是“故事”。抖音利用其无与伦比的内容生态,将品牌孵化变成了一场“叙事革命”。其核心武器是“厂播”(工厂直播)模式,这是一种将B2B的工厂直接推向台前,变成B2C品牌故事讲述者的独特玩法。
在这种模式下,产品的物理质量固然重要,但创始人的人设、工厂的故事、工艺的透明化展示,共同构成了品牌的核心吸引力。比如原本为国际一线品牌做代工的羊绒大衣工厂“三只小山羊”,正是通过抖音电商的“王牌工厂”项目实现了华丽转身——创始人亲自出镜,在直播间里讲解羊绒知识、展示生产工艺,用专业和真诚建立起消费者的深度信任。最终,该品牌年GMV突破1.9亿元,成功从幕后代工厂转型为备受追捧的国内知名品牌。
尽管电商品牌化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会简单地放弃白牌,转而陷入对头部品牌的争夺战。如果只是这样做,无异于将自己拉回到天猫和京东的传统战场,从而丧失来之不易的差异化优势。
真正的终局,并非从白牌到品牌的二元切换,而是构建一个动态、分层、可进化的“金字塔”式品牌生态系统,用庞大的白牌产业带将继续作为金字塔的宽阔底座,靠平台的品牌孵化项目构成金字塔的中坚力量,然后积极引入和合作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金字塔的顶端。
未来的电商竞争,胜利将属于能够最有效地管理这个“金字塔”的平台,而不是仅仅取决于谁能提供更低的价格,或签下更多的头部品牌。
创造出与自身用户画像完美匹配、竞争对手难以渗透的、专有的品牌投资组合,才是电商“冷战”时代真正的、最深的护城河。
参考资料:
“出海+社区拼团+品牌化+支付”,迎增长和盈利拐点——电商系列深度报告.浙商证券抖音电商启动“产业成长计划”帮助提升地方产品知名度.中国质量报抖音商城升级低价秒杀频道聚焦产业带民生产品.电商派抖音电商双十一前焕新“产业成长计划”覆盖全国684个产业带.新快报当中产放弃品牌找平替,“白牌”火了.经济观察网2024抖音电商这一年.抖音电商单季用户净增4890万,拼多多年度GMV破万亿.第一财经低价竞争动了谁的奶酪?.南方日报“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社交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探究.电子商务评论京东补贴100亿元扶持1万家产业带工厂意在争夺白牌商品市场.证券日报
股指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