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兼杭州分行行长叶进
对话π:本栏目由杭州市发改委、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和都市快报联合推出
建行杭州分行坐落在杭州市中心的延安路已经近30年,看似传统的一家国有大行分支机构,近年来却持续转型创新,重塑着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念、经营逻辑、增长范式、服务文化,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杭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贡献金融力量。
近日,都市快报联合杭州市发改委、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专访建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兼杭州分行行长叶进,围绕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构建金融新范式、做好科技金融及助力消费提振等话题展开对话。
问:中国金融业正在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这个背景下,如何理解建行杭州分行构建的金融新范式?
答: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求做到“五要五不”,建行杭州分行构建的金融新范式,实质就是对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落地践行,它的核心是回归本源、以人为本、创新驱动,以五个转变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重塑价值观念,从以资本为中心向以人本为中心转变。传统金融在价值取向上过于强调对资本负责,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金融必须更加重视人本逻辑,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建行杭州分行坚持对外以客户为中心,秉承“利他思维”,通过满足社会和客户需求,做“客户满意”的好银行。对内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秉承“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理念,通过优化体制机制和深化关心关爱,充分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自驱力,做“员工自豪”的好银行。
变革发展理念,从以盈利为目的向以解决痛点难点为出发点转变。良性善治的金融可以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助力共同富裕,从中找到自身发展新的增长点。建行杭州分行聚焦企业融资难、民众租房难、内需消费动力不足等社会和客户痛点难点,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打造住房租赁项目、将金融服务全面融入消费场景,努力发挥金融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推动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身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已连续四年被人行浙江省分行和省工商联授予“民营企业最满意银行”称号。
拓展服务边界,从服务少部分人向服务大多数人转变。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不利于金融资源公平分配,亟须重新刻画服务边界,让金融更加普惠共享。建行杭州分行聚焦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依托金融科技优势,主动下沉服务重心,在县域乡村打造608个线下“裕农通”服务点,同时打造线上“裕农通”服务平台,提供金融服务、智慧村务、便民事务、电子商务的“四务”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打造线上银行,依托海量客户数据,形成“人+数字化”的直营服务模式,直营经理人均服务个人客户数近2万户,让金融服务触达普罗大众。
创新经营模式,从货币中介向信息中介转变。数字经济时代赋予了金融新的发展空间,促使金融机构从传统货币中介、支付中介到信息中介的转型。建行杭州分行坚持做“智慧开放”的好银行,深入开展数字化经营,将经营起点从产品和交易驱动转变为数据和需求驱动,将经营模式从产品经营、单一客户经营、业务经营转变为场景经营、平台经营、生态经营,形成“圈链群”经营模式。深入推进信息撮合服务,基于杭州外向型经济特点,依托“全球撮合家”平台充分发挥信息中介功能,累计帮助3000余家外贸企业解决了跨境交易场景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效拓展企业多元化进出口渠道。
升级服务功能,从信用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变。当前社会和客户需求日趋动态、多元、复杂,促使金融机构将单一的存贷服务转变为全方位的服务。建行杭州分行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发挥建行集团多牌照优势,提供多元化、多层次、跨市场、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五篇大文章”和“三大工程”。发挥“建行生活”平台优势,全面满足百姓衣食住行游购娱教的消费需求,开放打造“劳动者港湾”,累计为40余万户外劳动者提供歇脚、热饭、喝水、充电的便利场所,通过开放共享资源为社会赋能,做“社会尊重”的好银行。
问:建行杭州分行如何理解金融新三性的要求,新三性是否有办法促进老三性的实现?
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升专业性。
过去我们从银行经营的角度出发,更多地强调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传统三性”是银行业稳健经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必须兼顾的动态平衡。步入新时代,建行杭州分行深刻领会到新三性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政治性决定了金融工作的旗帜和方向,作为国有大行必须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做好“五篇大文章”;人民性彰显了金融工作的立场和宗旨,必须牢记金融为民的初心和本源,以解决客户难点痛点为出发点,持续增进人民福祉;专业性决定了金融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必须充分利用建行集团牌照优势,构建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商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全方位、全链条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通过践行金融新三性,构建金融新范式,就能找到机遇所在、优势所在,在低利率环境下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问:在落实“五篇大文章”工作中,建行杭州分行在科技金融领域创新了哪些服务模式?
答:聚焦内部改革,优化体制机制。成立分行科技金融经营中心,构建“1+5+X+N”的经营体系,组建科技金融专营客户经理队伍,做到专业专注专营。创新“分行科技林+支行科技树”管理机制,实现经营谱系化、成果可视化,配套以客户数、贡献度、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引导各机构主动服务科技企业,夯实客户基础,推动可持续发展。
聚焦客户实际,优化评价体系。探索“技术流”评价体系,实现不看砖头看专利。通过专利含量、创新成果等多个维度,对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全景“画像”,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差别化增信支持。探索“价值流”评价体系,实现不看报表看未来。引入外部多方数据,打造“科创雷达”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对科创要素进行多维洞察和量化识别,提升对科技企业识别精准度和贷款可得性。探索“投资流”评价体系,实现不看抵押看股权。瞄准科创企业轻资产、重股权特征,专注科技企业股权融资维度,多角度读懂科创企业,以股债联动为科创企业搭建起系统化的“投资+哺育”生态。
问:中央强调提振消费,建行杭州分行具体推出了哪些创新产品服务客户?效果怎么样?
答:建行杭州分行围绕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实施消费金融专项行动,主要做了三件事:坚持金融惠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家装、购车分期服务,今年已累计投放37亿元分期贷款,惠及超2.6万户家庭,今年已减免收单手续费近1000万元,惠及2.5万个小微商户;打造消费场景,通过建行生活平台助农、承接消费券,带动交易累计超13亿元;优化产品流程,降低居民融资成本,今年个人消费贷款已投放195亿元,同时优化支付环境,今年建行卡在第三方平台交易笔数3.26亿笔,同比增长1.8%。上述服务,出发点都是让消费者得实惠、让商户有客流,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在促消费、扩内需的过程中,建行的“双子星”——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这两个App,一个侧重金融,一个侧重生活,它们数据互通、资源整合,形成“金融支撑—场景激活—商户赋能”的闭环,背后逻辑还是以人为本、服务民生。
股指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